【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—太簇】
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
通高41.5厘米,甬高15.5厘米,铣间22.5厘米,鼓间16.5厘米,舞广20厘米,舞修16厘米
此钟整体呈合瓦形,桥口,甬为圆柱形,甬上连接钟架的斡、旋皆备。甬上饰有回形纹、蕉叶纹等纹饰。腔体宽阔、厚重。
钟前腔体正中钲部饰有乾隆帝御制篆书铭文:
自古在昔,功成作乐。辨物涓吉,铸此钟镈。皇祖审音,中和大备。讵独是遗,或存深意。绩底西旅,瑞出西江。考制象器,协和万邦。一虡特悬,用起律首。编钟继奏,箫韶成九。宽横栾舞,必考必精。慎遵前宪,敢或损增。宣阳导阴,立均出度。万事本根,百王矩矱。繄予小子,蒙业重熙。赖天耆定,惟曰际时。范器识年,悉新巳盛。铭无溢辞,惕乾懋敬。
钲部两侧凸起部分为枚,每侧三层、9枚,枚间部分为篆,篆间装饰回形纹。以下为鼓部,装饰有凸起的、不规则的几何纹饰。鼓部之下左右两边为铣。
钟后与钟前纹饰与枚的设置基本相同,主要区别有二:一为钲部所刻篆书铭文是“镈钟第三太蔟(簇)”“大清乾隆二十又六年岁在辛巳冬十一月乙未朔越六日庚子铸成”;二为鼓部纹饰系没有凸起的回形纹。
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江西临江府(今江西省樟树市)出土古钟十一枚,抚臣绘图献于朝。恰逢西师奏凯,乾隆帝亲考古制,厘定其名为镈钟,示之群臣,储之韵古堂,并仿效功成作乐的传统,于二十六年(1761)命铸镈钟十二枚,御撰铭文,镌识其上。镈钟每枚单独使用,随月应律,这枚镈钟便是其中一枚,所应太簇律为农历正月所用。
清代宫廷音乐中太簇律镈钟为朝会中和韶乐、宴飨中和韶乐和祭祀太庙、奉先殿、朝日坛、太岁坛时使用。此乾隆帝御定之镈钟,按照音乐考古学的观点,应为甬钟。(刘国梁)